电子式道尺-海特测控-湖北道尺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0-10-20

叶总
18307109917 | 0710-3224206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8307109917
  • 主营产品|绝缘平尺,尖轨降低值测量仪,降低值测量尺,倾角传感器,钢轨型面测量仪
  • 单位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长虹北路追日路口中润大厦13层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襄阳海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电子式道尺-海特测控-湖北道尺”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子式道尺-海特测控-湖北道尺”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襄阳海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电子式道尺-海特测控-湖北道尺。






      轨距尺是量测两根钢轨内侧轨距地,中---准轨距是1435mm,误差-2、+5mm;直线要求两根轨水平,看轨距尺的水平水泡居中;曲线外侧轨高于内侧,根据不同半径计算出不同加高;也就是内外轨高差,超过允许范围就要进行养护。两根轨高差超过范围,在线路上就是存在三角坑了,影响列车稳定行驶。



      经检验合格的轨距尺一般的使用时可以不考虑方向,数显道尺,但在对于道岔测量时必须考虑方向,以免发生差错或不准。检验查线路轨距时,轨距尺必须放置在钢轨工作边垂直的位置上。

      为避免因放置的位置不正确而发生差误,常把固测端紧靠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活测端作小量前后移动,数显式道尺,取其小量值,即为该处轨距值。测量道岔时须将固测的固定块外测量面紧靠在撤叉心轨作用面上,活测端的活测块外测量面与基本轨作用边接触,即可测得轨距值。

      将轨距尺固测块外测量面与撤叉心作用面紧靠不动,提起拉手,使活测块内测量面与护轨作用面接触,即可量查照间隔尺寸(1391mm)。

      活测块内测量面与护轨作用面接触不动,电子式道尺,再提起拉手,使固测块测量面与撤叉翼作用面接触,即可测量护轨护背距离尺寸(1348mm)。

      注意事项

      1、 使用轨距尺时,必须调节度---,对准水准泡零位,看刻度,再从放大镜刻线正上方看轨距刻度。

      2、使用时严禁生拉硬拽,防止碰坏轨距尺的两个侧头,减少测量时带来的误差。

      3、要爱护好轨距尺上的刻度盘,一旦损坏将无法使用。

      4、使用后要及时上交进行保管,及时轻檫轨距尺上的污迹。



道尺是铁路建设与铁路日常养护中的常用工具之一 。有一些人把道尺叫轨距尺,这是不确切的,因为道尺不仅仅只测量轨距,还可测量水平。以前是机械式的道尺,现在铁路基本已经普及数字道尺,主要是因为数字道尺读数方便。                              

道尺的水平如何校准

将合格水平尺置于平板上调整垫片或塞尺使平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处于水平再将被校水平尺置于平板上待气泡稳定后按气泡的一端读数得a1然后将水平尺调转180度放在平板原位置按照读数的一边记下气泡另一端的读数a2两次读数差的一半即为零位误差。






0级 铁路数显轨距尺

铁路轨距尺(又名铁路道尺),0级数显轨距尺主要运用于检测时速350km的高铁、动车线路,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数字漂移小。电路部分采用进口芯片和传感器,严格把控生产工艺和生产环节。产品经过标准计量研究所的计量。



1级铁路数显轨距尺

铁路轨距尺(又名铁路道尺),1级数显轨距尺主要运用于检测时速250km的客运专线线路,测量数据oled屏直观显示,适应多种户外使用环境(强阳光下、雨天、夜晚)。大容量的可充电式锂电池,湖北道尺,60小时---待机。产品经过标准计量研究所的计量。

2级铁路数显轨距尺

铁路轨距尺(又名铁路道尺),2级数显轨距尺主要运用于检测时速160km的普通线路,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便捷。尺身采用高强度方管铝合金,抗变形能力强,提升产品抗摔性能,增强产品的寿命。产品经过标准计量研究所的计量。



电子式道尺-海特测控-湖北道尺由襄阳海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电子式道尺-海特测控-湖北道尺是襄阳海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和信息仅供参考,如了解详情,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业务联系人:叶总。同时本公司还是从事山东数显轨距尺,江苏轨距尺,河南铁路轨距尺的服务商,欢迎来电咨询。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271024.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15421934.html
     关键词: 绝缘平尺 - 尖轨降低值测量仪 - 降低值测量尺 - 倾角传感器 - 钢轨型面测量仪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